为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发挥就业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朋辈间经验分享,我院将在“就业先锋”系列推文持续展示就业典型的风采。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欣棋同学,聆听她的求职经历和个人感悟。
个人简介
李欣琪,中共党员,2021级工业设计1班学生,曾担任中德设计学院易班站长、班级文体委员。在校期间获得肇庆学院第十一届“自律达人”称号、第四届ITCD国际潮流文化创意设计银奖、2023大学生“艺术新星”美术与设计大赛三等奖、肇庆学院2022-2023年度“优秀共青团员”,曾在字节跳动剪映Capcut、字节跳动抖音大模型团队各实习一年。秋招获得字节跳动剪映Capcut-特效设计、小米-效果设计的offer,目前已签约字节跳动剪映Capcut。
求职过程
学历不是枷锁,行动力和规划才是逆袭的关键,我的求职历程围绕一个核心,“笨鸟先飞,以战养战”。
我从大一开始便规划好大学四年每个阶段的目标,也勇于主动询问他人的建议,始终践行"问到就是赚到"的原则,为此在短暂的大学四年生涯中我能够避开许多弯路且高效地达成我想要的目标。
“层层递进”是四年规划的关键词,大一的重心主要投入到校内的比赛中,为大二竞选更高层级的比赛铺垫,期间在师兄的引荐下进入设计工作室,通过实践磨练自身硬技能,提高设计成熟度,期间不断积累作品,为大三撬动大厂门票做足准备,有幸两次进入字节跳动AI相关业务岗位,用近两年的时间锻炼自己对AI特效的敏锐感知力,期间产出全球范围内的爆款特效、深入参与AI大模型训练,为大四秋招奠定成熟的实战经验。
总结大学四年,是一个“筑基-跃迁-破界-收割“的过程,每步成果都是下阶段跳板。很多人会觉得规划太功利,但经验告诉我——越早把大学当成“闯关游戏”,越容易破局,实战经历就是我的救命稻草。
1. 规划要功利——大一的奖是为大二铺路,大二的作品是为大三实习蓄力
2. 执行要莽撞——我的首份实习作品集像半成品,但HR要的是敢把野心拍在桌上的狠劲
3.机会要算计——工作室经历换内推,爆款特效换offer,每个动作都瞄准下个跳板
求职建议
关于准备
别把简历写成岗位说明书,要提炼出你真正解决过的问题和核心成果。没有项目经历就展示课上做的团队作业,如果能说清你在其中解决了什么冲突、优化了什么流程,比空谈“团队精神”更有力。作品集的准备永远没有完美的时候,重要的是先跨出投递这一步。
关于投递
别被大厂光环困住手脚,但也不必自我设限。我的策略是:50%投递与现有能力匹配的岗位,30%尝试相邻领域,剩下20%留给梦想岗。每次被拒后,立刻复盘调整话术,把每次拒绝当成免费职场辅导。
关于心态
秋招到后半程拼的就是谁先崩溃,保持张弛节奏比持续紧绷更高效。
关于复盘
面试过程及时录音,面试结束后马上复盘提炼关键点,对方最感兴趣的经历、你卡壳的问题、观察到的行业信息,如此反复,两个月后你会发现,80%的面试都在重复20%的核心问题。
最后想说,始终坚持做两件事:持续解决具体问题,永远提前半步准备。当你的能力密度超过学历标签时,机会自然会出现。求职过程非常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即使结果不如意,也不要放弃,一直努力就好了,机会总会来的~
1.打破信息差就是赢在起跑线
时刻关注招聘动态,多刷BOSS、脉脉和企业官网,时刻关注行业招聘动态和招聘要求,对市场保持敏感度,针对性提升核心技能。
2.实习要"功利性"成长
在字节实习时,我习惯每周主动找leader进行oneone,及时复盘自己的工作状态,近一年的时间实现阶梯式成长,这些硬技能直接助力秋招。
3.面试技巧
不要再流水式讲述过往经历了,用"背景-目标-行动-结果"框架讲述经历,重点突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核心。
4.要针对性打造人设标签
我的"AI应用+AI大模型"组合拳让面试官印象深刻,找准细分垂直领域建立专业形象,比泛泛而谈更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