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名称:艺术动态
2019-04-02
《二维构成》课程的作品展介绍

 

 

    在20142016年美术教育专业、设计各个专业的教学大纲的两次重大修改和调整,对原有的三大构成课进行了重新整合。将三大构成中《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课程合并为《二维构成》,并在教学时间上也进行了较大的压缩,这对任课教师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课程整合能力的要求。在这样的大变革的过程中,我对《二维构成》课程的教学有了重新的思考并逐渐在转变。

    在我的《二维构成》课程的教学中,把讨论的范围基本限定在相对的抽象形态语言之中,教学集中探讨属于二维构成范围内的抽象形态的构成与组织关系、形式法则。 如包括重复、渐变、聚散、特异、放射、韵律等等在内的不同的形式语言。但对这些形式法则的学习,说到底是对造型方法的学习。包括所做的各种不同练习,也都是学习方法的—种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目的。这些语言与方法最终是用于具体的设计实践的。色彩也是二维构成教学中举足轻重的部分。对色彩的认识以及在设计中应用色彩的能力,无疑是衡量一个设计师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色彩部分的课程安排重在从设计实践的需求出发,传授与色彩相关的基本原理,了解色彩在这个艺术设计世界中与形态、肌理、面积、 空间、节奏、韵律与情感相关的诸多关系以及色彩与设计应用方面的基本常识,并通过一系列深入浅出的色彩练习,培养未来在设计中所需与色彩相关的能力。

    在20187月我参加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举行的高校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交流。课程全方位的展示中国美术学院为龙头的设计基础教学和国家精品课程成果,并与全国各个高校一线的设计基础教学的老师交流过程中,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改革方向更加肯定。由此我总结了这几年来在二维构成教学中的四个转变:

转变一提升设计基础教学的时代性。

    在《二维构成》课程教学的设计与把控中,我注重教学工具与手段的与时俱进,强调从对传统的“徒手”表现能力到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新一代传媒手段与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有效提升设计基础教学的现代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方式与多样化的设计表现手段。

转变二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时间长短,努力搭建从“设计基础”到“专业设计”的桥梁,强调对设计基础知识的“活化”传授。

    改变以往设计基础教学中学生“为作业而作业”的被动局面,适时的在教学中设计一个应用环节,试着与一定的载体进行一次互动。如杯子、包包、扇子等载体。使“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在一年级的基础教学中的重视与体现。

转变针对美术教育专业和设计专业的专业方向,在教学中各有侧重。

    在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充分发挥美术教育专业特色,一方面强调动手的手工能力,为将来中小学美术教育服务,另一方面突出美教专业的绘画性的特色,掌握构成的语言为学生将来的绘画创作打下基础。在色彩部分专门安排色彩重构练习,强调学生向大师学习,对绘画大师的名画进行色彩分析,学习归纳优秀的绘画作品中的色彩,并使之进一步到运用在自己的二维的作业中去。这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综合的色彩运用能力。在设计专业,如在2018环艺34班教学中,除了强调学生的动手手工制作能力,还突出设计专业学生对电脑使用的优势,二维构成的部分作业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尝试用电脑完成,提高作业的制作精致要求和完成速度。利用现代的工具和软件方法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方式与多样化的设计表现手段。 

转变四:“慧眼”的培养。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点、线、面、肌理、色彩构成的精彩画面,智能手机数码相机能够帮助我们录这一切。但假如我们没有一双关注生活的敏锐眼睛,我们可能会变得“视而不见”。因此,在今天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到生活中去发现、发掘二维构成中那些具有潜在形式美的东西,这也是我们课程的任务之一。这种对“慧眼”的培养, 对于一个设计师和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是十分重要的。

    在《二维构成》课程中,从自己的教学经验来看,如何使学生既能了解法则、研究逻辑、学到规律,又能很好地保持良好的艺术感觉,具有灵活的多样化的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二维构成》作为一门重要的设计基础课程,这应是我今后教学中为之努力的目标。在此向2018级美术教育34班和2018级环境艺术设计34班全体同学表示感谢!感谢他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作业,感谢他们细致认真筹备此次作业展览!特别感谢美术学院领导们鼓励和提供这样好的平台给学生和老师展示其教学成果!同时希望同行和同事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24 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版权所有